搜狗指南-新华全媒+丨在金秋中收成期望——黑龙江“十九连丰”秋收扫描

搜狗指南-新华全媒+丨在金秋中收成期望——黑龙江“十九连丰”秋收扫描
新华社哈尔滨11月2日电 题:在金秋中收成期望——黑龙江“十九连丰”秋收扫描新华社记者王建、黄腾、孙晓宇金秋时节,期望的郊野上传来丰盈的喜讯。我国产粮大省黑龙江秋收出产已全面告捷,完结“十九连丰”。2021年黑龙江省粮食总产量1573.54亿斤,占全国的九分之一强,接连12年位居全国榜首,产品量、调出量接连多年全国榜首,为端牢“我国饭碗”奉献“龙江力气”。本年再迎丰盈,记者走进这片黑土地。这是10月5日拍照的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外区民主镇金黄色的稻田(无人机相片)。新华社记者 张涛 摄插上科技翅膀 丰登又丰盈“本年栽培了8000余亩大豆,亩产达到了530多斤,创前史新高。”黑龙江省依兰县诚信玉米栽培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韩志民脸上洋溢着丰盈的高兴。在韩志民看来,本年大丰盈离不开农业科技推行。“本年选用精量耕种机,出苗率在98%以上。”韩志民说。9月22日,在北大荒集团普阳农场有限公司,农机在收成水稻(无人机相片)。新华社发(刘洪军 摄)病虫害、作物倒伏等是粮食丰盈的“绊脚石”。在黑龙江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友谊分公司,科技科科长曲慧演示农业才智管控平台中的“一键巡田”功用。轻点鼠标,无人机随即从机库中起飞,前往预订地块收集病虫草害、倒伏印象数据,实时回传到大屏幕上。10月19日,在北大荒集团北安分公司赵光农场有限公司,作业人员在一处晒场的玉米堆上繁忙。新华社记者 王建威 摄“咱们从水稻、玉米、大豆三种作物动身,展开农业信息化建造,精细化进行田间管理,为农业插上科技翅膀。”曲慧说。秋收时节,几台无人驾驶割晒机凭借5G和斗极卫星导航技能,在北大荒集团一处稻田里作业,主动行进、转弯、倒车,作业流通高效,不只提高了收成精度,还大幅削减收成丢失。10月15日,在黑龙江省拜泉县国富镇自治村,农机在收成玉米(无人机相片)。新华社记者 王建威 摄作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建造的“排头兵”,当时黑龙江省农业科技进步奉献率达69.4%,远高于全国均匀水平,闯出了一条出产系统、运营系统、工业系统全面发展的农业现代化之路。做强“芯片” 源头助力丰盈在黑龙江省绥化市北林区亚琴家庭农场,农场主杨秀春拿起一棒玉米,棒子无秃尖、无缺粒,棒尖上挤满金黄丰满的玉米粒。“本年多个地块完结了‘吨粮田’,挑选高产种类是要害。”杨秀春说。这是9月2日拍照的黑龙江省富锦市万亩水稻科技演示园内的气候监测设备。新华社记者 张涛 摄种子被称为农业“芯片”。国无农不稳,农以种为先。在我国科学院东北地舆与农业生态研讨所海伦农业生态试验站,大豆育种专家李艳华正在收拾大豆的田间试验数据,以挑选出高产的大豆种类。她精心培养的“东生”系列大豆种类,高油、高蛋白、抗倒伏。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东风区建国镇种粮大户于洋本年种了600多亩水稻,喜获丰盈。“亩产1300多斤,我种的种类是‘龙粳31’,这个种类稳产高产、抗病抗倒伏,种好几年了,周围很多人都在种。”于洋说。10月20日,在北大荒集团北安分公司赵光农场有限公司,作业人员在一处晒场的玉米堆上繁忙。新华社记者 王建威 摄现在,黑龙江省农科院水稻研讨所潘国君研讨团队培养的以“龙粳31”为代表的龙粳系列种类,打破了国外育种技能独占,已成为黑龙江省三、四积温带的主导种类。本年,我国仅有的寒地作物种质资源库——黑龙江寒地作物种质资源库种质资源保存容量从8万份提升到20万份,对维护我国寒地作物种质资源,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养好“大熊猫” 筑牢丰盈之基“本年大豆亩产达到了500多斤,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上一年秋收后进行秸秆全量翻埋,维护黑土地,到了春季墒情就特别好。”黑龙江省勃利县恒山玉米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单庆东说。10月20日,在北大荒农垦集团有限公司北安分公司赵光农场有限公司,铲车在一处晒场倾倒玉米。新华社记者 王建威 摄黑土地被誉为“犁地中的大熊猫”。近年来,秋收后,黑龙江省高质量、高标准推动秋整地作业,通过深松深翻、秸秆还田等办法维护黑土地,为下一年丰盈打下根底。“秸秆腐朽后土壤油光发亮,玉米禾苗变壮,更抗倒伏。”黑龙江省巴彦县红光乡建新村建新栽培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冯国伟说,合作社免耕耕种已进行10年,秋收后到春播前不动土,春播时碎混、深松、耕种一次完结,维护了黑土地,提高了粮食产量。这是10月25日拍照的黑龙江省绥化市益盛粮食购销有限公司通过挑选的大豆。新华社记者 张涛 摄双鸭山市四方台区建立了区、镇、村、网格、农户“五级”职责分工系统,将区域内的14万亩犁地区分成了2万余个管护地块,筑牢黑土犁地“防护网”。黑龙江的典型黑土犁地占全国的56%,黑土犁地维护“龙江形式”“三江形式”在全国推行。黑龙江省农业乡村厅数据显现,黑龙江土壤有机质均匀含量36.2克/千克,是东北黑土区土壤有机质含量最高的省份。责编:张靖雯